“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由年初低点波动向上,目前已在中速增长区(15%~20%)持稳,预计全年产销同比增幅可达18%左右。”8月23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告诉记者。
他表示,如宏观经济无突发性重大波动,仪器仪表行业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可以达到年初预计目标,利润同比增幅预计略低于13%,进口同比增幅将保持5%左右的一位数低增长,出口同比增幅仍可达18%左右;预计进出口逆差会略有下降,在150亿美元左右。
产销持稳 利润有负转正,年初受宏观经济影响,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同比分别下降了12.8%、14.1%,但3月明显回升,4月环比下降,至5、6月稳步向上,同比增幅以连续3个月在17%左右持稳,进入年初预期的15%~20%区间的本行业中速增长区。
他对记者分析说,全行业产销增幅不高主要受占比超过全行业三分之一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分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其上半年增幅低于全行业平均值3到4个百分点,而分析仪器、实验设备等科学仪器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据悉,由于行业特性,仪器仪表行业以往在机械行业的12 个子行业中,产销同比增幅一般在第七、第八位,今年上半年暂列前三位,同比增幅仅次于受政策优惠支持的农机行业。
“这说明仪器仪表行业虽然也受国内外经济疲软的影响,但受冲击的程度较小,产能过剩问题不像有些行业那样严重,在国家大力振兴高新产业方针指导下,仪器仪表行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奚家成说。
行业年初利润同比增幅为-14%,低于2009年1~2月的-13%,堪称本世纪低点,但随后经济效益从年初低点逐步改善。对此,奚家成分析说,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元器件等硬成本平稳微降,人工成本上升势头趋稳;信贷状况改善,企业应收有所缓解;调结构稳增长等财政投入逐步实施,需求缓慢上升。
“但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能过大、近年扩张过快的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较大,全年利润增幅能否恢复到两位数尚待观察。”他提醒说。
进口低增长 出口降幅趋平,因经济疲软,行业进口呈低增长态势,鼓励进口的政策对行业总体影响减弱,但是在食品安全、环保监测等部分行业,即便国内有可用仪器,一些部门包括基层监测机构都要求大量甚至全部配置进口仪器。
“这种过于追求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已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关注,他们正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奚家成表示,必须要承认,我国部分行业的产品寿命、可靠性等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应用部门的观念有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因此必须要引导制造业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出口同比仍处下降通道,但降幅已趋平,上半年仍保持两位数增幅。协会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中低档产品多,刚性需求占比大;出口地区中发展中国家占比大;性价比和综合竞争力仍有优势;DCS、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等中高档产品出口增长。
总体态势偏紧 企业分化明显,采访中,奚家成表示,今年上半年分行业的情况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
由于与钢、电、煤、化、油等“双高”上游产业关联度大,以往增长快的自动化仪表行业同比增幅由30%以上下降到13%;而分析、测试等科学仪器仍保持20%以上的增幅,这说明科技创新对科研测试装备的需求仍然旺盛,但中高档仪器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仍未改变;与此同时,在全行业中占比不大,但涉及民生、文教等气象、海洋、地质勘探、农林牧渔、文教、医疗等专用仪器的增长也较快。
在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仪器仪表行业总体运行态势偏紧,企业境况分化明显。
据初步了解,目前产销状况良好、增幅可能达到20%以上的企业约占10%~15%;小幅增长的在50%左右;目前仍在负增长区域的约占1/3。随着“稳增长”措施的到位,预计一、二类比例会逐渐上升。
奚家成告诉记者说,今年境况好的企业一般都是产品技术含量高、产业化成果好、产能扩张不严重的企业,如浙江中控、北京和利时、杭州聚光、上海舜宇恒平、上海兰宝等企业。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受宏观经济影响,产品总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但因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如在DCS领域,在与众多知名外企的竞争中,和利时、中控有可能进入前三名,他们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服务从外企手中夺回市场。
据悉,由于产品高端化和重视现代企业管理,部分优秀企业的主导产品毛利率超过了50%,企业净利大于15%,工程集成、软件等服务业务占比达到35%。
高端出口增长 三资持续低迷,据奚家成介绍,与2008年不同,今年有不少企业扩大了出口以弥补国内需求增幅的下降,如电度表行业。该行业1~6月已出口1454万台,增幅达40.39%,出口金额2.95亿美元,增幅为43.7%,预计全年出口将达2500万台以上,首次超过5亿美元。
与此同时,出口已连续两年负增长的煤气表行业今年也转负为正,达到两位数增长;前几年因照相机、摄像机市场疲弱而出口下滑的光学元件行业,近来则抓住全球手机旺销的势头进行了结构调整,目前全世界80%的手机镜头都产自中国,1~6月光学元件已出口1258万件,金额8.8亿美元,增幅达33.6%。
事实上,不但传统的出口产品在增长,高端产品的出口也在大力开拓。
今年3月20日,北京和利时与香港铁路公司签约,为其提供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部地面、车载信号系统,合同金额4.9亿港元;随后的4、5月,浙江中控在中东两个国家分别承接了两个石化项目,拟采用中国控制系统以MAV方式总成,金额约为4亿及3亿元。
“以上情形说明,虽然全球经济疲软,出口增长困难,但仍有潜力可挖,要细分研究,支持促进。”奚家成总结说。
相比国内企业的快速崛起,“三资”企业则是持续低迷。据介绍,1~6月其产销增幅仅为5.23%、4.65%,比全行业增幅低了12个百分点,利润增幅至今为负,亏损企业超过了30%。仅今年上半年,“三资”企业的产销在全行业占比在连续4年下降后又下降3个百分点。
“三资”企业的低迷已经成为全行业难以恢复到20%同比增幅的重要原因。奚家成告诉记者说,尽管部分“三资”企业已开始调整结构以适应中国自动化市场的变化,但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其颓势。